预见2022・消费新风尚|资本争食预制菜,概念股疯涨!谁上C位,虎年春节见分晓

时间:2022-1-14 作者:admin

  消费,是经济的基石。

  促消费扩内需,是推进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的关键所在。

  刚刚过去的2021年,在新消费浪潮下,Z世代、小镇青年等群体日益壮大,推动了消费品品类升级与新品类创新的井喷。

  稳重求进的2022年,更多的新消费产品、品牌将在社交网络中不断涌现,书写着当代年轻人的新生活方式,也见证着新消费细分赛道的风起云涌。

  在消费升级这一长期大趋势下,新消费品牌的崛起,或许将成为中国商业未来数十年的主旋律。

  为此,金融投资报全媒体产品中心推出“预见2022・消费新风尚”系列策划报道,解读年轻人的消费风向标,感知新消费的蓬勃生机。

  这两天,“预制菜”概念火了

  金融投资报记者 梅婧 陈雨禾

  随着虎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夜饭市场也越来越热闹。其中,只需加热十几分钟就可以食用的“预制菜”,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占据着虎年年夜饭的C位,成为新消费浪潮下春节经济的“大赢家”。

  预制菜兴起的背后,是一场正在进行中的厨房革命,也是年轻人推动下的一个万亿市场。

  

  订单爆棚,预制年菜生意火爆

  除夕将至,年夜饭的生意愈发火爆。

  金融投资报记者走访发现,尽管目前距离除夕还有十多天,但成都各大商超、生鲜平台的年菜战争已经打响,琳琅满目的虎年预制年菜一一露面,吸引了不少顾客。

  位于春熙路的一家超市中,一碗碗咸烧白、八宝饭、夹沙肉等传统年菜齐整陈列在保鲜柜中,不时有顾客前来选购。“这些年菜就年前这段时间才会推出,生意相当不错,每天可以卖1000碗左右。”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另一家超市中,除了年味蒸菜,还有各种年夜饭预制成品。“都是熟食,回家后直接蒸或微波炉打热就可以了,这几天已经陆陆续续有顾客来购买。”

  较之传统商超,京东、盒马、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的年菜大战更为激烈。

  据京东生鲜数据统计,1月预制菜整体销售金额已破千万,同比增长94%左右,北上广销售占比近五成;新雅大厨、梅龙镇,眉州东坡等中华老字号相关商品销售火热(华东区域热度高,占比超七成);安井酸菜鱼、正大猪肚鸡、眉州东坡肘子成为消费者最喜欢的商品。

  记者在成都一环内的一家生鲜超市发现,带有虎年色彩的预制年菜已经全部上线,包括全家福、佛跳墙、海鲜大咖等品类。工作人员表示:“去年只是尝试推出了几款预制菜,没想到火爆程度超出想象,尤其是除夕的前三天,线上订单都爆棚了。所以,今年做了万全准备,提前开始全套预制年菜活动。”

  成都二环路叮咚买菜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这周就已经进入年货销售旺季,简单加热的预制菜、快手菜相关食品同比去年增长超过400%,特别是一些和年夜饭相关,有好彩头的菜肴。”

  金融投资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市场的预制菜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当天制作的成品菜,是重视新鲜的市民首选,多为拥有完善供应链的传统商超、盒马鲜生、传统酒楼等自制所出。另一大类就是礼盒装预制产品,保质期相对长一些,多为商超、平台与餐饮企业联名推出。

  “我发现,中老年人喜欢我们自制的年菜,这个保鲜期比较短,都是提前下单然后当天制作送达;而年轻人就更喜欢礼盒装年菜,尤其是那种摆盘精致、赠送礼物或酒的礼盒。”上述生鲜超市员工透露。

  在采访中,金融投资报记者获悉,不少成都市民已经将预制菜列为年夜饭的主角。

  “我们已提前在一家酒楼订好年菜,不用买菜洗菜做菜收拾,除夕夜直接送货上门,一家人就热热闹闹吃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很方便。”成都王女士表示。

  刚刚工作的00后小雪,则在线上下单礼盒装年菜:“这个简单加热摆盘就能食用,既有春节仪式感,也很方便快捷,非常适合我们这些不会做菜的年轻人。”

  

  逐鹿蓝海,龙头企业还未出现

  年菜大战火爆的背后,是预制菜的强势出圈,其从餐饮后厨走向消费者,成为近两年最热的风口赛道。

  预制菜,是指区别一般现炒现烹模式,食品企业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简化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消费者通过加热或蒸炒等简单方式处理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

  预见2022・消费新风尚|资本争食预制菜,概念股疯涨!谁上C位,虎年春节见分晓

  七鲜超市售卖的盒装预制菜

  而这,正好契合了当下年轻人没有时间做饭的就餐需求。在业内看来,懒人经济、疫情宅家引导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居民快节奏生活对食品工业化生产和社会化供应依赖程度逐渐增高,预制菜更加迎合快节奏生活下年轻消费群体生活方式。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当代年轻人宅文化、一人食等潮流的兴起,契合年轻消费者对于生活快节奏,定制菜的需求将持续扩大。同时,疫情反复,就地过年等对预制菜的升温也有一定助推作用。”

  据艾瑞咨询分析,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之后将以20%左右的增长率逐年上升,未来3-5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同时,国海证券(行情000750,诊股)也预测,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万亿元。

  面对着这一巨大餐饮行业的蓝海市场,越来越多的玩家正在涌入。

  纵观整体餐饮行业,对预制菜嗅觉最灵敏的,无疑是海底捞、西贝等头部餐饮企业。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0年3月发布的报告表明,当年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有超过九成的连锁餐饮企业开始出售半成品和预包装食品。

  随着行业需求逐步释放,预制菜开始走进传统餐饮、零售市场、社区团购、电商平台等,以多种复合渠道快速发展。

  这让不少食品行业企业、餐饮供应链企业和连锁渠道看到了商机,纷纷布局预制菜领域,期望分食行业成长红利。目前,预制菜行业规模超2000亿元,相关企业超7万家。

  不过,处于行业发展初期的预制菜市场,还面临诸多痛点和难题亟待解决。

  安信证券表示称,近70%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商业经营模式。因此,目前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仍旧处在蓝海竞争,尚未出现全国性的龙头企业。

  

  概念股涨停,各路资本争食

  尽管定制菜市场才刚刚起步,但资本市场已经喧嚣。

  尤其是“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行情605089,诊股)在去年上半年登陆资本市场,预制菜市场价值被挖掘,得利斯(行情002330,诊股)、千味央厨(行情001215,诊股)、安井食品(行情603345,诊股)、九毛九、三全食品(行情002216,诊股)、双汇发展(行情000895,诊股)等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加大对预制菜关注力度。

  最近,得利斯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称,公司2021年营收增长较快,预计2022年预制菜营收规模约12亿元;安井食品则直接感受到春节前的产销两旺,据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预制菜品类已超额完成当初定下的“小目标”;此外仅2021年12月,味知香就迎接了两位数的机构调研。

  预见2022・消费新风尚|资本争食预制菜,概念股疯涨!谁上C位,虎年春节见分晓

  2021年12月调研味知香的机构名单 据公告

  二级市场上,预制菜概念股最近更是全线飘红,多只股票集体涨停,成为A股市场最靓的崽。

  1月12日,国联水产(行情300094,诊股)、福成股份(行情600965,诊股)、惠发食品(行情603536,诊股)、巴比食品(行情605338,诊股)、味知香、大湖股份(行情600257,诊股)及千味央厨涨停,其中宣布与盒马达成合作的国联水产股价20CM涨停。绝味食品(行情603517,诊股)、安井食品和双汇发展跟涨。

  1月13日,在三大股指均跌超1%的背景下,预制菜概念再度逆势爆发。国联水产、金陵饭店(行情601007,诊股)、西安饮食(行情000721,诊股)、全聚德(行情002186,诊股)、海欣食品(行情002702,诊股)等10股涨停,而其中的大部分个股今日为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涨停。

  预见2022・消费新风尚|资本争食预制菜,概念股疯涨!谁上C位,虎年春节见分晓

  13日部分涨停概念股 据Wind资讯

  金融投资报记者粗略统计,自去年底以来,上市公司互动平台上关于预制菜业务的提问多达上百条,多为养殖企业、餐饮企业、食品企业。除了已经切入预制菜市场的公司外,还有更多的企业在不断加入预制菜蓝海赛道。

  比如,白羽鸡龙头圣农发展(行情002299,诊股),就表示为推动预制菜项目,公司系统性匹配了专项支持资源,目前在售预制菜品类超50个;同为鸡肉食品龙头的春雪食品(行情605567,诊股)也表示,公司鸡肉调理品属于预制菜的范畴,下一步产品研发将会进一步清晰朝向预制菜;“榨茅”涪陵榨菜(行情002507,诊股)称,未来将综合公司及市场多方因素审慎考虑预制菜等新品类相关布局;“香菇酱第一股”仲景食品(行情300908,诊股)则宣布,已有扩大业务至预制食品的经营计划。

  在朱丹蓬看来,上市公司基于原有业务优势切入预制菜新兴赛道,对于打造新的业绩增长极有着积极意义。

  资本市场之外,众多资本也早已闻声而入。

  据了解,珍味小美园、寻味狮、钢圈食汇等创业公司频频融资,融资金额达千万元级,背后是IDG资本、源码资本、美团龙珠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重金加码。

  “目前不少企业还处于布局阶段,但对已经在赛道上的公司来说,2022年春节将是一个关键节点,或成为企业打开市场、扩大占有率的转折机遇。”资深市场观察人士王宏如是表示。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ms173@126.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