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 联合发布互联互通配套办法

时间:2022-1-22 作者:admin

  近日,为构建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以下简称“互联互通”)规则基础,保障互联互通业务规范有序开展,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两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联合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业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境内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互联互通是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投资者通过两个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两个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产品序列日益完整,交易工具不断丰富。但由于历史原因,两个市场的联通融合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境内债券市场在价格发现、流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为进一步增强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党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4月明确提出“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人民银行和证监会于2020年7月发布联合公告(〔2020〕第7号),同意两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开展互联互通合作,并决定两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联合推进机制建设各项具体工作。

  据了解,《暂行办法》全文共51条,内容涵盖原则规定、通用规则、具体安排、监测监管等,明确机制总体安排和业务要点,并为下位规则提供制定依据。根据《暂行办法》,互联互通拟在两市场现有挂牌流通模式、现有账户体系及交易结算规则基础上,通过前台和后台基础设施连接实现订单路由和名义持有,联通方向包括“通银行间”和“通交易所”。因此,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和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无需双边开户和改变交易习惯,即可实现“一点接入”,高效便捷地参与对方市场的债券现券认购及交易。

  以《暂行办法》为基础,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平稳落地实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是有助于便利债券跨市场发行与交易,促进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统一市场和统一价格,为货币政策顺畅传导和宏观调控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可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二是有利于提升我国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效率,推动构建以客户为中心、适度竞争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据悉,下一步,两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将在人民银行、证监会指导下,以联合公告和《暂行办法》为基本依据,以“稳妥有序、风险可控”为总体原则,继续全力推进技术系统建设、合作协议签署等各项工作,明确并完善业务运行具体安排,力争实现机制如期落地。此外,根据联合公告,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华外资银行以及境内上市的其他银行,可以选择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或者以直接开户的方式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协议交易。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ms173@126.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