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萃欧 于 2024-12-11 16:50 编辑   
团结附加税(Solidaritätszuschlag,简称“Soli”)是德国的一项附加税,于1991年引入,最初用于资助德国统一后的成本。多年来,它支持了各类公共支出,尽管其必要性一直存在争议。  
 一、团结附加税的历史背景 
  1.引入背景:   
- 团结附加税于1991年引入,主要目的是为德国统一后东德地区的重建筹集资金。  
  
- 德国统一后,东德地区在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方面落后于西德,因此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  
  
- 最初,团结附加税被设定为一项临时税,计划用于解决紧迫的财政需求。  
  
  2.逐步发展:   
- 在1991年首次征收后,团结附加税在1995年以更长期的形式重新引入,并且从那时起成为德国税制的一个固定部分。
 - 尽管原计划是临时性税种,但该税多年来一直被用于资助多种财政需求,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二、用途和资金分配 
  1.支持东德地区发展:   
- 用于改善东德的基础设施,例如道路、学校、医院以及其他公共设施。  
  
- 资助企业发展和就业项目,帮助东德地区更好地融入全国经济体系。  
  
  2.更广泛的用途:   
- 后期,团结附加税的资金也被用于其他国家项目,包括应对欧盟内部的经济挑战和支持难民安置等。  
  
  三、争议与批评 
  1.争议的核心: 
随着东德地区经济状况的逐步改善,许多人认为团结附加税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应该取消。       
该税对中高收入个人和企业影响较大,被批评为一种“隐形税负增加”。       
团结附加税原本是临时性税种,但其长期存在性导致公众和经济学家的不满。 
  2.改革与免征政策:   
- 2021年,德国对团结附加税进行了重大改革,免除了约90%的个人纳税人的义务,但企业仍需全额缴纳。  
  
  四、国际比较与借鉴 
  与其他国家类似税种对比:    
- 团结附加税类似于其他国家为特定财政需求设立的附加税,如法国的“特殊社会税”。  
  
- 它反映了德国社会团结的理念,即富裕地区和群体为欠发达地区提供支持。  
  
  五、现状与未来 
  1.现状:   
- 尽管有改革措施,但团结附加税仍在高收入个人和所有企业中征收。  
  
- 这笔资金在德国财政预算中仍占有一定比例,用于应对各种社会经济挑战。  
  
  2.未来可能的变化:   
- 许多政治团体和经济学家呼吁完全取消团结附加税,认为其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 但也有人认为,其资金可用于解决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等新挑战。  
  
  六、谁是团结附加税的对象? 
  1.谁需要缴纳团结附加税?   
- 大部分个人纳税人和公司都需要缴纳该税。
 - 自2021年1月起的改革后,大约90%的个人纳税人免除了团结附加税,仅剩高收入者和企业需缴纳。  
  
  2.如何计算?   
- 团结附加税按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的税额计算,税率为5.5%,而非按总收入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