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盟市场的底层逻辑,决定了"先放后管"的战略在这里非常危险 欧盟是全球合规强度最高的市场之一:
税务(VAT、OSS、IOSS、本地发票制度) 环保(EPR、WEEE、电池法、PPWR) 产品(CE、RoHS、REACH、食品标签等) 数据(GDPR)
这些不是"合规项",而是入场门槛,且平台和监管机关都高度数字化协作。你绕开了制度,不是没人发现,是平台先封你,税务后追你。
二、"先做大"战略的现实困境
中国卖家经常想复用在本土的打法:先走量、再谈品牌,再用收入补漏洞。
但在欧盟,下面几个现实让这种打法变成"短命豪赌":
企业微信截图_17519592038607.png (28.1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 小时前 上传
三、建议的战略模型:"小合规,大增长,快闭环"
不是说必须先花一堆钱把所有环节合规化,而是你可以这么设计:
企业微信截图_17519593175790.png (4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 小时前 上传
四、破局思路:不是"合规VS增长",而是"增长中的合规设计"
给你几个前瞻建议,用于出海战略决策:
1. 合规要嵌入商业模型,不是独立板块
- 你设计发货渠道、仓储模型、平台选型时,要一开始就预留合规空间(如用FBA还是3PL、注册哪个国家的VAT)
2. 找准"控制点",形成增长护城河
- 例如:你是行业第一个完成德国EPR与包装标签双认证的商家,平台推广优先级、B端采购信任度都会上升
3. 用本地合规作为议价筹码
- B2B渠道/线下商超、或者平台官方采购,如Amazon Vendor/Allegro品牌项目都高度重视合规,做到位反而能拿资源
五、出海不是扩张,是"重建一次公司"
欧盟不是一个适合"野蛮生长"的市场。你若将出海视为一个新的事业,而非老套路的延伸,那么就该用"新市场逻辑"去重塑组织。合规,是你的根基,不是你的包袱。不是要不要合规,而是如何用合规反过来助推增长。
微信图片_2025-05-14_164406_903(1).png (810.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 小时前 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