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华资讯_7月28日_报道| 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全球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Fever,CHIKF)疫情的真正威胁发出紧急警告,强调需要立即采取预防行动,避免重演二十年前的惨剧。 什么是基孔肯雅病?在日内瓦举行的简报会上,世卫组织代表强调,目前的早期迹象令人联想到二十年前基孔肯雅热疫情大爆发前的那些迹象。世卫组织希望防止类似情况重演,并呼吁全球采取紧急行动。
微信截图_20250728085630.png (186.5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9 小时前 上传
基孔肯雅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通过受感染的雌性蚊子(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该病会引起发烧和关节疼痛,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残疾。在某些情况下,感染甚至可能致命。 世卫组织代表指出,尽管基孔肯雅病并非一种广为人知的疾病,但它已在119个国家被发现并传播,总计56亿人面临风险。她回忆说,2004-2005年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疫情,始于印度洋岛屿,随后蔓延至全球,影响了近50万人。 自2023年初以来,留尼汪岛、马约特岛和毛里求斯均报告了严重的疫情,仅在留尼汪岛,感染人数可能已达约1/3。病毒还蔓延至邻近地区,马达加斯加、索马里和肯尼亚均报告了病毒传播。世界卫生组织也观察到南亚地区出现了疫情。 疫情威胁并不仅限于欧洲。与印度洋岛屿相关的输入病例已得到确认,法国也出现了本土传播,意大利也出现了疑似病例。 世卫组织代表:“由于我们看到的传播模式与 2004 年之后的模式相同,我们呼吁采取紧急行动,防止历史重演。”
微信截图_20250728090237.png (128.9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9 小时前 上传
基孔肯雅病死亡率。世卫组织强调,基孔肯雅病的症状与登革热和寨卡病毒感染相似,这增加了诊断的复杂性,并可能延误医疗系统的响应。尽管死亡率估计不到1%,但数百万病例,即使这个死亡率也意味着数千人死亡。在人群免疫力较低或没有免疫力的地区,该病毒可引发快速的疾病浪潮,影响多达3/4的人口。 虎蚊,又名白纹伊蚊,是基孔肯雅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随着气候变暖,其分布范围正向越来越北的纬度扩展。这甚至增加了此前被认为安全的地区爆发局部疫情的风险。这些蚊子在白天最为活跃,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这对于规划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病毒的特效治疗方法。世卫组织强调,预防是关键:使用驱虫剂、穿长袖衣服、消除蚊子滋生地,”卢布林玛丽亚·居里大学病毒学和免疫学系的阿格涅什卡·舒斯特-切谢尔斯卡教授在 X 上发表文章指出。 他补充道: “目前有两种疫苗可供选择:Ixchiq 和 Vimkunya。这两种疫苗都是为预防基孔肯雅病毒感染而研发的。Ixchiq 是一种减毒活疫苗,而 Vimkunya 是一种基于病毒样颗粒的疫苗。这两种疫苗均获准用于 12 岁及以上人群。然而,由于 Ixchiq 的安全性较差,60 岁及以上人群的使用受到暂时限制。”
微信截图_20250728092304.png (85.7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9 小时前 上传
专家指出,波兰存在虎蚊传播病毒的风险。近年来,据报道在波兰发现了虎蚊。“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任何机构正式证实此事,这导致我们无法就此事做出最终决定。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以及虎蚊已经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等波兰邻国扎根,该物种在波兰出现的风险越来越大。”专家在 X 上写道。 世卫组织强调,只有迅速做好准备、及早发现病例并采取持续的媒介控制措施,才能阻止大规模疫情发展成为另一波全球感染浪潮。“我们发出警报,以便各国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发现、加强最重要的能力,并避免大规模疫情,”专家总结道。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