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经济

特朗普重启关税战:它如何影响你的钱包?

【听新闻】正在加载 ~ 请耐心等待 ~

作者:Robin Hartill, CFP
原载:Yahoo Personal Finance + Financial Times 等
翻译与改写:萃欧跨境财税团队

关税,听起来像是只属于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者讨论的话题。但实际上,它离我们每个人的钱包都不远。自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他大幅提高了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的关税,彻底终结了美国几十年的自由贸易政策,并在2025年引发全球市场震荡。

特朗普的解释是:

"关税将重新平衡国际贸易,让美国制造业再次伟大。"

但这项政策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你的生活和支出又有什么影响?

2.png (159.7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 小时前 上传

一、谁在为关税买单?

特朗普常说,"关税是中国在付"。但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关税是由进口商支付的。比如亚马逊从中国进口笔记本电脑时,会由其代理在入关时向美国海关支付相应税费。企业则会把这部分成本"加进售价"中——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例如:

美国对中国鞋类产品加征15%关税后,一双原价49.99美元的帆布鞋可能涨到60.98美元,一双190美元的猎靴将涨至231.03美元。

二、想靠"买国产"省钱?现实可能更贵

理论上,关税会鼓励你买本国产品。但现实是,美国很多产业并不具备原材料、产能或成本优势。无论你买国产还是进口,价格都可能比过去更高。

"我们要么为中国商品付关税后的高价,要么为本土制造商的高成本买单。"
——经济学家Michael Coon

三、关税保就业?可能只是"看起来很美"

特朗普2018年对钢铁、铝加税,确实让部分美国厂复工。但彼得森研究所测算,每个被保住的岗位背后,是90万美元的社会成本。

另一方面,农业、制造业却成了"受害者"。例如,中国对美国产大豆加征关税后,美国出口暴跌63%,农业受损严重。

四、对通胀的影响有限,但你的钱包会疼

虽然关税抬高某些商品价格,但对整体CPI通胀影响不大。研究显示,即便取消全部关税,也仅能抵消约7.2%的通胀上升

但你感受到的"日常开支变贵",是真实存在的。

五、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关税策略

特朗普竞选口号中明确提到:

  • 将美国变为"制造业超级大国"
  • 以关税收入替代个人所得税
  • 加大对中国商品的打击力度

上任不久,他即宣布:

  • 对加拿大、墨西哥征收25%关税
  • 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 石油等少数产品关税较低(10%)

尽管与加墨两国暂时达成延期协议,但最终这些关税在3月4日全面落地,三国随后纷纷祭出报复性关税。

4月2日,特朗普推出更激进的"互惠关税政策"(ReciprocalTariffs),即"你对我加多少,我对你也加多少",多数商品税率可高达50%。中国商品税率被提高至30%,加拿大、墨西哥仍保留部分25%税率。

同时,铜、制药类原材料等被列入"重点征税"名单。

六、欧盟最新谈判:力争将关税压至15%

据《金融时报》最新报道,欧盟正尝试与美国达成协议,将关税压至15%,相比特朗普先前威胁的30%已经明显降低。

一位欧盟外交官表示:

"多数成员国正在寻求控制局面,并可能接受这笔交易。"

据悉,双方均希望将某些商品排除在关税清单之外,包括飞机、烈酒和医疗设备等。彭博社指出,欧盟可能接受将15%关税适用于汽车等关键领域,但也警告:超出配额的钢铁和铝进口可能面临高达50%的全额征税。

目前谈判尚未最终完成,欧盟官员强调最终协议仍需特朗普本人签字,而这正是最不确定的部分。

七、更大经济体的困境:等待特朗普拍板

尽管部分小型经济体可能接受10%的基准税率,但对于印度、韩国、加拿大等主要出口国,局势仍不稳定。

特朗普已对这些国家实施了25%至35%的高关税,若谈判未及时达成,损失可能进一步扩大。

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于本周二表示,未来几天内可能会宣布更多关税协议,但尚未得到确认。

八、中美最新经贸信号:7月底将在瑞典再次会谈

就在7月23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正式回应:

"经中美双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中美双方将按照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发掘中美经贸合作潜力,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继续就彼此关心的经贸问题开展磋商。"

3.png (211.0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 小时前 上传


这意味着,全球最关键的一组双边贸易关系,正在试图为市场带来确定性。

九、你需要了解的关税基础知识

- 关税是什么?

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通常用于保护本国产业。

- 主要类型:

从价税(Ad Valorem):按商品价值百分比征税(如25%)
从量税(Specific Tariff):按数量固定征税(如每件$50)

- 主要目的包括:

  • 保护本土产业与就业
  •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保障国家安全与战略物资
  • 应对不公平贸易与倾销
  • 作为贸易谈判与制裁工具

结语:我们正在为关税"悄悄买单"

从鞋子、笔记本电脑、电动车到药品、医疗器械,关税并非某些产业的专属议题。它早已深入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而这场尚未结束的全球贸易战,也正重新塑造国际经济秩序。

你感受到的"钱包吃紧",并非幻觉。

微信图片_2025-05-14_164406_903(1).png (810.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 小时前 上传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